二维码
 天天资讯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我来教大家“微信小程序微乐捉鸡麻将是不是有挂(详细真的有挂)-知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23 06:57:57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6    评论:0
导读

   代表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创新之基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

  

代表聚焦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筑牢创新之基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当前,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如何通过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进一步筑牢创新之基,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议。

  科技人才培育要将眼光放长远

  “去年,我先后接到了两通陌生的电话,电话对面的人让我意外——是我十多年前在北京‘翱翔计划’中培养过的两个孩子。”谈及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晓光从身边故事讲起。

  当年,两位高中生走进国家级实验室,用1年的时间亲身体验科研工作屡败屡战的酸甜苦辣。他们成长迅速,在青少年创新大赛上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分别选择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深造。“每一位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下来的孩子,他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都会有极为明显的提升。”这种变化,是赵晓光最希望看到的。

  “英才计划”、北京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翱翔计划”……十余年来,北京持续开展多项面向青少年的成长计划,让学有余力的青少年走进高校院所顶尖实验室,在科技工作者的指导下做科研,选拔储备科学研究“后备军”。不少“小科学家”,都在后续的求学过程中走上了科研道路。

  让赵晓光感动的是,打来电话的两位年轻人都向她表示,学业结束后,他们一定会参与到国家的科技创新事业之中。“在青年时期,他们见证了国家科技的进步,也意识到国家在人才培养中的优势,这更是一堂潜移默化的大思政课。”

  在赵晓光看来,考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要把时间线放得更长远些,“在孩童时期打牢基础是必要前提,随后他们会经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系统培养。不过,高等教育的完结绝非人才培养的终点,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人才培养工作仍要贯穿始终。”

  校企双向奔赴培养培育急需人才

  “职业教育是实践教育、技能教育、就业教育的融合体,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的重任。”2025年,市人大代表、完美世界控股集团首席发言人王雨云带到会上的议案,着重关注推动北京职业教育适应科技趋势与市场需求的主题。王雨云说,人才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很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任务清单中提到了加强产教融合,这正是我们产业端需要的。”

  当前,诸多新业态接连涌现。“比如在数字文化领域,我们制作人物御剑飞行的场景,曾经需要十几个人完成的工作量,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仅需几个人就能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被广泛地用于提升生产效率。”王雨云表示,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是科技创新、业态融合的产物,相应地,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也应以科技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提高自身的适应力和吸引力。

  1月13日,教育部发布公示,拟同意设置北京科技职业大学等14所本科高校,北京科技职业大学正是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申报设置的一所本科大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消息,我们正需要这样的职业教育人才。”王雨云所在的企业就长期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合作,推动学生更顺畅地走出校门、走向产业。

  “学科教育和产业发展应当形成双向的良性互动,完成学业的学生带着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走向产业前沿,产业的需求又能反向催生新的研究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人才就会不断涌现。”市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伊彤认为,要让学科与产业形成良性互动,通过产教融合的形式,校企可以双向奔赴、各展所长,更快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并培育产业急需的优秀人才。

  建议在中关村建一体发展示范区

  中关村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也是创新发展的旗帜。在这里,高校与科研机构密集,高水平人才集聚。“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部署、一体谋划、一体布局,就是要在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市人大代表、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陶庆华带来了一份建议,提出在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相关资源,在中关村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示范区。

  陶庆华说,要让优秀的青年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挥作用,积极的人才政策必不可少。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筑牢首都人才竞争优势”,让海内外人才在京安心、顺心。陶庆华表示,人才服务保障政策的优化,需要通过示范区的建设率先垂范。而要建设示范区,中关村是最合适的选择,“中关村,就是要先行先试。”

  这座示范区应该怎样建?陶庆华提出,可以从高校、科研院所遴选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从企业遴选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并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推动产业和高校院所形成共同体,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集群布局、未来产业和数字经济协同升级等方面发力。人才政策的制定则应考虑科技人才服务需求,让人才扎根示范区没有后顾之忧。

  “北京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都具备相当好的基础,可以抓住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引入国际科教和人才资源。”市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建议整合相关资源建设“教育城”,推动北京科技“金名片”走向世界。

  当前,北京在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已经迈出稳健步伐。“怀柔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优势,能吸引全世界科研人员来到北京、来到怀柔。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也突破了传统管理体制,距离我们学校不远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外籍人才占比达到了40%。近两年,到国科大中丹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外籍专家稳定在每年200人次左右。这些数字都令人振奋!”每一个可喜变化,王海燕都看在眼里。

  王海燕表示,当前北京三座科学城发展各有定位,建设如火如荼,一批大科学装置、顶尖科研机构、高精尖企业汇聚。优秀的科技资源若能与教育有机融合,以三座科学城为依托“叠加”建设一座“教育城”,打通人才、设施、平台、基地等资源,并借助国际办学渠道汇聚全球科技人才,就能有效做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这篇大文章。(刘苏雅)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4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