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芬兰之间复杂的关系再次处于恶化状态。
本周二,芬兰正式加入世界最大的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成为其第31个成员国。
2022年,芬兰在赫尔辛基总统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申请加入北约。
“这是历史性的一天。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当时说。
根据France24网站报道的民意调查结果,自从俄罗斯2月份入侵乌克兰以来,芬兰支持加入北约的人数上升了25%。
这一历史性举动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做出的,这一举动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国家引起了恐慌。
“是你(俄罗斯)造成的。照照镜子,”尼尼斯托说。
莫斯科警告芬兰,如果成功加入,将采取“军事技术”报复。
芬兰自1948年与苏联签订条约以来一直保持中立,并于1917年独立。这个北欧国家与俄罗斯的边境线长达830英里。
“芬兰加入北约将对俄芬双边关系造成严重损害,”俄罗斯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写道。“俄罗斯将被迫采取军事技术和其他性质的报复措施,以阻止在这方面出现的对其国家安全的威胁。”
随着俄罗斯、芬兰和瑞典之间的紧张局势继续升级,有一场不太为人所知的攻击对芬兰和俄罗斯的政治关系至关重要:1939年至1940年的“冬季战争”,也被称为俄芬战争。
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波兰1939年被德国和苏联瓜分后,二战开始不久,波兰就遭到了入侵。
由于输给德国,苏联在1939年11月入侵芬兰,原因是芬兰拒绝了以苏联土地换取汉科海军基地30年的租约。
苏联的目标是从列宁格勒开始扩大边界,加强圣彼得堡的安全,夺取芬兰湾的几个岛屿,并停止对德国的潜在援助。
100万苏军在数条战线上攻击人数远远落后的芬兰人。在苏联红军突破芬兰南部屏障并占领维普里市后,两国于1940年3月12日签署了《莫斯科条约》。
苏联的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近12.7万名士兵死亡或失踪。芬兰在战争中损失了大约2.5万人。
尽管达成了协议,芬兰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在芬兰允许德国军队过境并对苏联人采取武器后恶化。
1944年,芬兰签署停战协议,承认1940年的《莫斯科条约》,并宣布德国军队撤出芬兰,“延续战争”就此结束。
随着1947年2月在巴黎签署和平条约,苏芬冲突正式结束。苏联占领了卡累利阿西部,并开始在汉科半岛建造苏联海军基地。
根据北约的说法,尽管1955年之前苏联在Porkkala的军事基地一直存在,但芬兰在1948年与苏联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表达了保持中立和维护和平的愿望。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芬兰不能加入任何被认为与苏联敌对的组织,这是1948年条约中的共同防御条款,该条约后来在1955年、1970年和1983年延长。
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与俄罗斯在1992年达成了一项新协议,承诺和平解决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