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天天资讯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语言的认知要素很可能在4000万年前就发展起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2-13 13:58:43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81    评论:0
导读

      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并不是唯一能够识别复杂语言结构规则的生物,猴子和类人猿也能做到这一点。UZH比较

  

  

  苏黎世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并不是唯一能够识别复杂语言结构规则的生物,猴子和类人猿也能做到这一点。UZH比较语言科学系的研究人员通过一系列基于“人工语法”的实验得出结论,这种能力可以追溯到我们古老的灵长类祖先。

  语言是人类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它使我们能够分享信息、文化、观点和技术。

  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种独特的通信系统是如何形成的研究很少。

  由苏黎世大学比较语言科学系的西蒙·汤森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现在对语言的进化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的研究考察了语言处理所需的最重要的认知要素之一,即理解短语中单词之间关系的能力,即使它们被短语的其他部分分开,也称为“非相邻依赖关系”。

  例如,我们知道在"the dog that bite the cat ran away"这个句子中,是狗跑掉了,而不是猫,尽管在这两个短语之间还有几个其他的单词。对猿类、猴子和人类的比较表明,识别这种非相邻依赖关系的能力可能早在4000万年前就已经发展起来了。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了一种新颖的方法:他们发明了一种人工语法,其中序列是由不同的声音而不是单词组合而成的。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比较三种不同的灵长类动物处理非相邻依赖关系的能力,即使它们不共享相同的通信系统。这些实验是在苏黎世大学的普通狨猴(一种原产于巴西的猴子)、得克萨斯大学的黑猩猩和奥斯纳布尔

  克大学的人类身上进行的。

  首先,研究人员在几次练习中教他们的测试对象理解人工语法。实验对象了解到,某些声音之后总是有其他特定的声音(例如,“B”总是跟在“A”后面),即使它们有时被其他声音信号(例如,“B”总是跟在“A”后面)分开。'A'和'B'用'X'隔开)。这模拟了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模式,例如,我们期望一个名词(例如:“狗”)后面跟一个动词(例如:“ran away”),而不考虑中间的任何其他短语部分(例如:“咬了猫一口”)。

  在随后的实际实验中,研究人员播放了违反先前所学规则的声音组合。在这些情况下,普通的狨猴和黑猩猩的行为发生了可观察到的变化;他们看扬声器发出的声音的时间大约是他们看熟悉的声音组合的两倍。对研究人员来说,这表明动物在注意到“语法错误”时感到惊讶。人类测试对象被直接询问他们认为声音序列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结果表明,这三个物种都有处理非相邻依赖关系的能力。因此,这种能力很可能在灵长类动物中广泛存在,”汤森说。“这表明,这种关键的语言元素已经存在于我们与这些物种最近的共同祖先身上。”由于狨猴大约在4000万年前从人类祖先中分离出来,因此这种关键的认知技能在人类语言进化之前就已经发展了数百万年。

 
(文/admin)
打赏
免责声明
•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均标明出处,如果您不希望我们展现您的文章,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处理。
0相关评论
 

(c)2023-2023 www.pec3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4009号